EN

TW

2024/08/07

《鴻承藝起》地標建築世界巡禮
父子建築師打造知名建築作品

建築歷史中的世界地標不勝枚舉,但若提及以父子檔攜手合作的建築作品,或許就會讓人想起世界知名的聖路易大拱門、羅浮宮金字塔等國際地標。鴻承小鑄募集了三對有名且鑄造出知名地標作品的建築父子,將帶領讀者一起走入擁有多元創造力的八月!

2024年奧運賽事即將進入尾聲,在羽球男雙蟬聯金牌的「麟洋組合」令台灣群眾熱血沸騰的同時,隨著時光機回到過往的奧運賽場,我們將抵達1972年、第20屆奧運會現場,「慕尼黑奧林匹克體育場」。由甘特·貝尼奇與斯蒂芬·貝尼奇建築師父子,攜手完整的建築師團隊,共同打造以「綠色奧運」為主軸的奧運賽場,其理念為:綠色的比賽、公平的比賽、人性化的比賽,藉此體現民主與文化理念。建築本體規劃帳篷式屋頂結構,獨具特色的意象聞名全球,在奧運賽事結束後,體育館也陸續舉辦很多文化類的活動在這裡舉辦,比如流行音樂會及演唱會,包括滾石樂隊、麥可·傑克遜、席琳·迪翁、邦喬飛等全球音樂指標人物的現場演出。

聖路易大拱門作為紀念美國西進運動的紀念性建築,在許多人心中留下深刻印象,它不僅是世界最高拱形建築,也是西半球最高的紀念碑式建築,由世界知名建築師埃羅·沙里寧與埃列爾·沙里寧打造而成,兩位建築師同時也是美國建築師學會金獎得主與建築界的表率。在設計過程中曾發生的趣事是,聖路易大拱門原先為埃羅·沙里寧於傑佛遜國家紀念碑設計競賽中發表的作品,並榮獲首獎佳績,然而卻因當時的父親埃列爾·沙里寧更加有名,而被誤以為出自父親之手。

最後提及的貝氏父子更是廣為人知的當代建築師,貝聿銘、貝禮中、貝建中。貝聿銘為1983年普立茲克獎得主,獲譽為「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」,與兩位兒子一起規劃江蘇蘇州博物館、北京香山飯店、北京中國銀行總行大廈、南京六朝博物館和中國駐美國大使館、巴黎羅浮宮玻璃金字塔等著名建築,並以人文主義為設計理念,將其傳承在貝氏建築的每一件作品中。